最近看到高寶出版社要出一套
有關於「莫札特」的共濟會小說
不免就會引起我這個莫札特迷的興趣
大略看了簡介
可以知道的
應該就是跟達文西密碼的東西差不多
真真假假
假假真真
沒辦法!莫札特的死是個謎
問題就是出在沒有屍體可以了解整件事的過程
且每個人說出來的線索都是有問題的
這個啊!就跟誰殺了甘迺迪是一樣的
一切都是~~~~~~阿共仔陰謀啦`~~~ XD

好啦~~主題拉回來
今天要說的是莫札特中晚期的轉變
中期的作品,有幾個很有名的
像是費加洛婚禮(K492)、第20(K466)、21(K467)、22(K482)、23(K488)號鋼琴協奏曲、C小調彌撒(K427)、K448雙鋼琴奏鳴曲
這時的莫札特可是在維也鈉大放異彩
音樂性充滿華麗、快樂,那麼的有尊貴感
這時也是莫札特新婚的時期~~
所以滿滿的快樂是可以理解的

從編號5百開頭後~~
莫札特的音樂性又開始轉了
雖然還是有之前的華麗性
不過開始有了一份憂傷
這時的作品有K527唐喬望尼、K525小夜曲、怪異的K540-B小調鋼琴曲、第39(K543)、40(K550)、41(K551)號交響曲
一直到第41號交響曲之後,莫札特的心才好了一點
這時離他死亡只剩下三年

再來就是看到最末期的作品了
編號六百後的作品
作品有K613變奏曲in F-Dur、K616 管風琴曲 IN F 、K617玻璃琴曲、K618聖體頌、K620魔笛、K622單簧管協奏曲、K626安魂曲
這時的風格有小編製化
說是宗教濃厚
還不如說是開始正視死亡
像K617這個特殊的玻璃琴曲,沒有什麼主題
很單純的就是為了藝術而作的曲子
感覺就像是貝多芬最後的弦樂四重奏一樣
只是很單純的寫下腦下的音樂
K618的聖體頌,也有莫札特式的彌撒曲的獨特美感
但是多了一份救贖的感覺
K622的第一和第三樂章,在優美的旋律之中,帶著一份像是難過中強擠出微笑的感覺
第二樂章-有人說是優美感,我的感覺卻是無盡的悲傷和難過感
K626安魂曲就不用說了
莫札特在這邊寫到絕筆
最令人落淚的Lacrimosa 只留下了少少的24小節不到
分別是開頭、中間和最後的amen
我想了很久
最後的Lacrimosa應該沒有像浪漫時代的那種深深的痛苦感
也就是最後Amen結束的時候,是應該很天使一般的結束
而不是他徒弟寫的版本,雖然很動人
但是最重要的Amen 賦格卻刪掉了
不經令人感到無奈
不過後人修護好的Lacrimosa
也算是找回了一點莫札特的原意了

不管今天莫札特如何死的
我覺得都要對他致敬
只能說~他真是個天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ck747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